民生无小事,后勤保障有温度。柑桔研究所始终将提升师生日常生活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近期,咱们所内“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了多项升级改造:新增了一批实用设施,增添了多处温馨装饰。不知大家是否已经发现这些悄然变化?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焕新亮点”吧!
一、整体外观换新貌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西南大学三方共同组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中心成立,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合作将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提升科研实力,拓展柑桔研究所在人才、科研和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平台,有望推动柑桔研究所在柑桔研究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绿植修枝剪叶 柑桔研究所整个的绿化景观迎来“精修时刻”,如精心修剪综合大楼前的嫁接柑橘树绿化带,不仅促进其光合作用开出更香的柑橘花、结出更好的果实,而且彰显着柑研所环境“特色”;还有两颗“镇楼大树”——黄桷兰,其早已枝繁叶茂,高度直逼综合大楼顶楼,开出的黄桷兰花香味沁人心脾,广受师生们的喜爱,但遗憾的是,所内为了防范树木过于高大存在的枯枝坠落安全隐患,营造出安全且宁静雅致的科研生活氛围,还是“忍痛割爱”修剪掉部分枝条,以增强采光和提高视觉美感,让它们在这个春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润物细无声,成长有迹寻 学生公寓墙上随处可见的励志标语,这些标语不仅是视觉上的点缀,好看美观,还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所里的文化氛围,为整个空间增添特色,为“橘苑青年”注入蓬勃的精神力量。携手努力奋斗,荣耀属于大家!

羽毛球场充满运动氛围 走进羽毛球场,惊喜扑面而来!翻修干净的地面、更换的标准球网、醒目的标语,想运动的心已经迫不及待!羽毛球姿势动态图案,球员帅气扣杀、接球瞬间被生动定格,在每一次挥拍、跳跃间,激发着大家的运动热情。“生命不息 运动不止”,时刻提醒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尽情在球场上释放压力,柑桔研究所始终希望所有的“橘苑青年”都拥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二、便民设施得增加

电动车充电桩与雨棚投入使用 所里发现利用电动车通勤的师生日益增多,于是在停车场旁贴心地安装了充电桩,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并且防范了不规范充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考虑到师生们充电时电池不可暴晒或者淋湿,尤其是长期酷暑或者下雨,所里向学校工会争取了“福利”,为师生新增了电动车防护棚。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的加持,大家的“座驾”可以随时随地满电复活啦!当然,所里为大家提供了电动车“家”一般的安全港湾,在路途上的安全就要靠自己了,一定要不骑快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公寓便民储物柜安装完成 为解决师生物品临时存放的问题,柑桔研究所研究生公寓一楼大厅安装了大大的临时储物柜,原本杂乱堆积的物品得到了妥善整理,还贴上了漂亮的壁纸,既美观,又整洁,让大家放心不下的球拍、雨伞、临时存放的包裹大件等物品也有妥善归宿啦!

羽毛球场地休息椅设置完成 “爱心便民椅”的设置,不仅让原本略显空旷的场地边缘变得有序,更为前来打羽毛球的师生们带来了贴心的关怀。今后,随身物品有了摆放之处,运动之余也有了可供休息的区域,成为了羽毛球场不可或缺的一角。
三、场地规划更合理


师生风雨活动室成功启用 全新设立的风雨活动室正式投入使用,室内不仅有羽毛球场地划线,还新增乒乓球台,为师生提供了全天候的活动场地。不论刮风下雨,大家都能约上好友运动起来啦!

学生阅览室重装完成 此次多个阅览室都得到了翻新,以“优化学习体验,打造多元空间,普惠橘苑青年”为核心目标,在保留原有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设置分开的交流室和自习室,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变的交流与学习空间。还对室内环境、硬件设施及空间布局进行了全面升级,添置静音桌椅和特色定制桌布,使整体学习环境更加舒适。
小小的改变,大大的温暖。未来,我所还将持续倾听师生需求,不断探索与改进,努力将柑桔所打造成师生们温暖的港湾、成长的摇篮,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科研人才做好后勤保障不懈努力。
后记:历代师生们关心的羽毛球/网球场地加“风雨棚”的问题、增设排球训练场地的问题,等等,所党委、行政一直记在心里,只待合适时机,通过借助工会教代会组织、形成提案寻求支持、争取社会赞助等多途径,作为民生实事加以完成,感谢大家关注,欢迎积极监督、适时支持。
撰稿:柑桔研究所“橘苑青年”学生通讯社 何志兰 苏家玉
摄影:苏家玉 何志兰
审校:崔阳阳
策划:刘昭暾 陶镜宇 崔阳阳